東富龍之淺談電解拋光工藝的應用
引言
電解拋光是最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表面處理技術,利用金屬表面微觀凸點在特定電解液中和適當電流密度下﹐發生陽極溶解的原理進行拋光的一種電解加工﹐又稱電拋光﹐英文簡稱EP。目的是為了改善金屬表面的微觀幾何形態,降低金屬表面的顯微粗糙程度,光亮度提高,產生一定的金屬光澤。
電解拋光的特點:(1)電解拋光的表面不會產生變質層﹐無附加應力﹐并可去除或減小原有的應力層﹔(2)電解拋光所能達到的表面粗糙度與原始表面粗糙度有關﹐一般可提高兩級,可以防止設備表面掛料、粘壁等現象;(3)通過電解鈍化,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層耐腐蝕保護膜。
電解工作原理
電解工作原理如下圖,工件作為陽極接直流電源的正極。用銅﹑不銹鋼等耐電解液腐蝕的導電材料作為陰極﹐接直流電源的負極。兩者相距一定距離浸入電解液中﹐在一定溫度﹑電壓和電流密度下﹐通電一定時間,工件表面上的微小凸起部分便首先溶解﹐而逐漸變成平滑光亮的表面。其中,電解拋光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與工件材質、電解液組成以及工藝參數密切相關,這些工藝參數配合得當就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理想表面。
電解拋光在藥機產品的應用
在配料罐上,若設備內表面出現掛料、粘壁等現象,會增加藥液殘留,導致藥液損失較大,增加客戶成本;另外清洗時,會導致內壁不能完全清潔,影響清洗效率。而若采用電解拋光技術后,降低了金屬表面的顯微粗糙程度,防止設備表面出現掛料、粘壁等現象。同時,設備表面形成一層耐腐蝕保護膜,可以降低藥液對設備的腐蝕性。
在凍干機上,特別是對于原料藥型翻板式凍干機而言,若藥液中含有高濃度的氯離子時,箱體內的不銹鋼材質極易產生腐蝕,不銹鋼腐蝕會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更嚴重的是藥液中的氯離子與不銹鋼產生反應,導致藥物變性從而產品報廢。在一般情況下,氯離子含量要大于25ppm,不銹鋼就會發生應力腐蝕、孔蝕、晶間腐蝕,而且腐蝕速度很快,甚至超過普通的低碳鋼。所以,在一些特殊的藥品,例如萬古霉素,在凍干時其濃溶液中游離態氯離子濃度可高達5000mg/L,此時就需要對凍干機板層及箱體進行電解拋光處理,處理完成后不銹鋼表面形成一層耐腐蝕保護膜,隔絕氯離子對不銹鋼的腐蝕,確保整個凍干過程的順利完成。
電解拋光的效果
通過下面電解前后的圖片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電解后,工件表面呈現出亞光效果,給人一種平和、寧靜的感覺。
電解拋光前
電解拋光后
電解拋光前
電解拋光后
電解拋光局部管口效果圖
結語
電解拋光是一種不可代替的表面光整加工技術,盡管機理還待完善,但仍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在未來的金屬表面光整加工技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司電解拋光技術從日本引進,再進行自我優化和創新,使本司產品在制藥行業應用中起著質的保證作用。